在結束這段期間的換工旅行後,去回想這些旅程,會發現過程冥冥之中是有關聯的,我去南澳的自然田就是最顯著的例子。



第一次聽到自然田的名字是在青松大哥的家中,中午吃飯時青松大哥告訴我們南澳有一片自然田,他弟目前就在那邊換工,推薦我們有時間也可以去看看;那時我心裡就在想,南澳耶,之前很想去但一直都沒去成,加上我很想認識他弟,一定要去那換工玩玩。我從宜蘭離開後,先跑去林口蓋房子,那段期間阿不也有跟我提到自然田,我就想兩人推薦這地方了,不去不行,回家後一定要想辦法橋時間出來。妙的是,當我在阿不那的最後五天,本只剩下我一位換工者,結果樹盛跑來與我作伴,他是誰?他就是青松的弟弟。

說起樹盛,也是一個神奇的人物,他曾經在泰緬邊境服務過七年,出了一本書「邊境漂流」,回想起年初我離職時,有項規劃就是出國做志工,當時很多人推薦我看這本書,所以我是先從書上認識他的,後來認識了他哥後,就很希望有機會能認識他本人,沒想到機會就這樣來臨,我們在短短五天內變成很好的朋友,他也力邀我蓋完房子後跟他一同前往自然田,於是我決定順應這個自然的安排,結束之後隨著他,搭上火車往南澳前進。



南澳真的是個很漂亮的地方,一個被山環繞的小城鎮,從台北來的三個大男人希望將這裡變成一個生態村,他們在這承租了12甲的農田,採自然農耕方式,向大自然學習;我抵達的季節他們正準備插第二期的秧,他們的稻米是由自己育苗做起,我們得先拿著鏟子到育苗的田將秧苗挖起來,聚集一定數量後才載到田裡,開始插秧;我是第一次插秧,看似簡單的動作,但實際做了之後才發現要將秧苗插成整齊的一排是很不容易的,當風吹來時,還得觀察有沒有秧苗沒插入土裡而被吹倒了,真是個很有趣的經驗。

除了插秧之外,我們也有去幫忙收割(這次不用除草,直接跳到收割,真開心~~),而且主人還是剛得到金曲獎肯定的「好客樂團」冠宇與小美,早先是「交工樂隊」一員的冠宇在南澳這裡實現起半農半X的生活,真令人羨慕;這天去幫忙收割還真是星光閃閃,因為連巴奈都遠從都蘭過來,唱歌超好聽的巴奈收割也很厲害,晚上大夥一起圍坐在冠宇家門前,以原住民輪杯的方式共飲酒,夏夜裡的晚風吹來,也將白天的疲憊一併給帶走。

由於自然田的面積廣大,都得靠車子幫忙接送往返田間,工作時我都沒將相機帶在身上,所以沒有拍什麼照片,這也表示當下的我是很努力在工作的!最後在離開時的中午,拿起相機拍拍南澳車站與街道,實在沒有田裡的美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reezeman112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